恒大造车,每隔数月都会出现一次全民刷屏。
过去几天,中国的网民只要打开手机,几乎都会看到恒驰1 的实车视频,这款颜值可以挑战特斯拉Model S 的D级电动轿跑,切切实实地跑在了路上。
恒大集团创始人许家印坐上了恒驰1的主驾位,微笑着竖着大拇指。与此同时,恒驰1的内饰也同步曝光,新车中控区域装配有三联大屏,没有任何实体按键,极具科技氛围。
此次实车的面世,是恒驰8月份“六车齐发”之后的关键一步,也凑巧的是恒大对近期外界质疑声音的回应。
任何雄心都会面对质疑,尤其是对于汽车这个需要资金、技术长周期投入的行业。可以确认的是,不可轻视的是恒大造车的信心、决心,以及这家公司要做就做最好的一贯风格。
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的是许家印挑战特斯拉,助力汽车强国的雄心。但当下,正是考验恒大噪声之下保持战略定力的时候。
这其中,既有全球行业技术大咖:如担任动力研究院院长的原美国福特汽车高级技术专家徐性怡,担任整车技术研究院院长的专家伍战平;亦有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领军人:如原吉利新能源电动车研究院副院长徐峰,原北汽福田副总裁陈士毅。
担任恒大全球电池研究院院长的是原SK集团电池研究院院长李浚秀,担任常务副院长的是原日本雅马哈发动机电池研发总监张勍,还有包括“锂电池之父”小泽和典、锂离子电池科学家芳尾真幸也加入了电池研究院的日本分院。
坐镇研究总院院长兼前瞻技术研究院院长的是由原东风汽车研究院院长方驰,其自1984年就任职于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2003年后一直担任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是有多年技术积累与管理经验的行业大牛。
对于自己的科研实力,恒大也展现了助力中国汽车强国的雄心。喊出“力争明年下半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口号,是恒大在该领域长期布局、在世界汽车产业,助力中国汽车强国的决心。
叁:定力
面对质疑,积极回应,加快动作,这是对的。但如果拉长周期,保持战略定力是一种考验。
为什么我们要强调恒大的战略定力?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1)恒大做多元化转型是不是在玩票?当然不是。没有某一家企业或某一位企业家的时代,只有时代进程中的企业。无论从宏观政策的顶层设计来看,还是从时代的进程来看,地产行业已彻底告别黄金年代。
恒大布局汽车产业,把资源和资金从地产行业输往汽车,布局整个产业链,车是扎扎实实的,工厂是扎扎实实的,砸进去数百亿资金也是扎扎实实的。
(2)恒大多元化转型是不是一定要做汽车?答案同样是肯定的。过去的20年里,在中国地产这条大江大河里,恒大几乎精准的踩对了其中每一个节奏。
而在汽车业务的布局上,恒大的定位也一直很清晰:大开大合,这种高举高打的背后是大战略、大目标、大格局、大定位和大布局。
2020年,市场预计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17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就是中国未来又一条“大江大河”。
(3)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景如何?即使放眼世界工业发展的进程,这个答案也已无须多言,但在中国,它的特殊之处在于是将关系到国家命脉的关键性产业。
许家印选择造车,是因其多年来一直具备的政策嗅觉以及精准的把握能力外,更是恒大助力中国汽车强国的决心的信心、决心,以及这家公司要做就最好的一贯风格。
(4)造车最需要的是什么?资金和技术。
以快打慢、前瞻布局。一切都得益于世界级的顶级资源调配能力,这背后也是恒大区别于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厂商的核心能力:资本实力。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先进技术几乎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收购整合成为了最优选择,以资本换技术,进而以技术换时间。
恒大的长远目标是在产品研发上全面对标特斯拉,在产能规模上则要超过特斯拉。
至少,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恒大已经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艰难的0到1,而接下来的1到10,10到100的几何增长也已在眼前。
这条路有多难走,不妨看看马斯克曾经经历过多少质疑和压力。因此,恒大要做的是:继续扎扎实实的走好每一步。
今日互动
(长期坚持提供干货不易,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对大家有帮助,请关注公众号、点赞、再看、转发,以支持我们提供更多干货。添加作者阿墩微信,为您提供商票咨询、风控、实操经验、贴现、理财等服务,谢谢)
商业汇票这8个时段一定要记住#付款期限#追索期限#拒绝承兑期限#催告期限…
重磅!金税四期真的要来了!11月18日起,这41种行为将重点监控!
股市一天就能涨10%,为什么仍要配置年化收益8~10%的商票理财?